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银保监会:完善银行保险资管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关联交易管理严防利益输送

7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优化体制机制建设 强化投资者保护 全面提升银行保险资管机构公司治理水平》一文,肯定银行保险资管机构公司治理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如股东股权相对简单清晰,“三会一层”机制比较健全等。

但与此同时,银保监会强调,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财富积累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更趋多元化,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稳步发展,银行保险资管机构逐步增加,资产管理规模稳步扩大,当前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首要任务。

此外,根据境外资管行业公司治理实践经验,银保监会提取出包括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保持股权结构稳定有效等在内的一些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并建议健全推进完善符合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

27家保险资管公司已成立,长期资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据介绍称,目前我国已设立了14家银行理财公司和27家保险资管公司,管理资产合计约18万亿元(不含商业银行自身开展的理财业务管理资产25万亿元),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其中,保险资管公司受托管理保险业69%的资产,在企业年金市场管理的资产超过三分之一,长期资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银行理财公司开业以来,依托母行的客户资源和审慎管理文化,业务发展稳健有序,产品规模超过2万亿元,成为我国资管行业备受关注的新生力量。

银保监会指出银行保险资管机构公司治理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如股东股权相对简单清晰,“三会一层”机制比较健全,董事会运作相对规范,公司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等。

“总体来看,银行保险资管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历史包袱较少,起步标准较高,取得了积极进展“,银保监会肯定道。

个别股东实施利益输送,公司治理存多项薄弱环节

值得关注的是,银保监会还指出,“近一段时期以来,个别机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未能尽职履行专业受托责任,充分保障投资者利益,表面上看是产品管理、业务运营、内部风控问题,深层次原因还是公司治理存在薄弱环节”。

具体来看,一是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待融合。重业务、轻党建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机构党建工作未能有效发挥对公司稳健经营、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的机构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职责不清,关系不顺,议事决策不规范。

二是股东行为不规范。有的控股股东对资管业务模式和发展定位理解不到位,对下属资管子公司独立运作、自主经营、风险隔离认识不足,甚至出现子公司部门化现象;个别不法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直接操纵控制资管机构投资决策权,违规开展关联交易,实施利益输送。

三是董事会履职有效性不足。有些董事会疏于研究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对关联交易、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管控不到位;有的机构追求形式合规,设立独立董事“装点门面”,独立性、专业性不足;有的机构未建立有效的董监事、高管人员履职评价与问责机制。

四是激励约束机制不科学。有的机构绩效考核过度关注经营业绩,淡化甚至不考核风险合规指标,盲目追求做大管理规模、做高短期收益,经营管理粗放。五是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有的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全面性、可比性不足,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和投诉举报处理机制,行业自律、市场约束、社会舆论等外部监督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借鉴境外资管行业治理经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对于上述问题,银保监会从境外资管行业公司治理实践经验出发,立足实际国情背景,推进提升国内资管公司治理水平。

从境外经验来看,银保监会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资管行业经历了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阶段。2019年底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受托管理资产总额(AUM)达到89万亿美元。

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资管行业发展历程和经验看,不同法律框架和市场环境下的资管机构虽各具特色,但在公司治理方面普遍遵循一些基本准则,包括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保持股权结构稳定有效、提升公司运作透明度、严格防范利益冲突和不当关联交易、科学设置激励约束机制等。

立足国内,银保监会提出要推进完善符合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银行保险资管机构要严格按照“资管新规”确立的发展导向,不断健全治理体制机制,切实规范治理主体行为,推动业务规范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来看具体建议,一是坚持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二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不断提高董事会履职效能,如明确董事会职责定位、提高董事履职能力、加强经营管理层履职约束;三是强化信息披露,提升运营管理的透明度,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四是强化关联交易管理,严格防范利益输送;五是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强化监督管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