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注入,为“新生代”精品即溶咖啡品牌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12月30日,精品即溶咖啡品牌永璞咖啡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这已是永璞咖啡继今年6月获得的又一次融资。与传统速溶咖啡品牌不同的是,永璞咖啡以小飞碟罐装造型迎合年轻人需求,且填补了咖啡市场上5-10元的价格空白。
事实上,像永璞咖啡这样的企业并不在少数。随着国内咖啡市场不断被打开,即溶咖啡市场玩家层出不穷。然而,以永璞咖啡等品牌为代表的“后浪”能否撼动雀巢、麦斯威尔等速溶咖啡前辈们的地位,还有待观察。
再获融资
“明年将会是有趣、有料,且激烈的一年。”配着三个加油的表情,这是永璞咖啡创始人铁皮在朋友圈宣布融资时发布的文字。
12月30日,永璞咖啡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由金鼎资本领投,昕先资本(洽洽家族基金)、亲亲食品战投、宽窄创投等老股东均进行跟投,山景资本独家财务顾问。铁皮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推出更多风味咖啡、团队建设及品牌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轮融资刚刚过去半年的时间,永璞咖啡就再一次获得新融资。今年6月,永璞咖啡完成千万级首轮融资,领投方为昕先资本(洽洽家族基金),亲亲食品战投和宽窄创投跟投。彼时,永璞咖啡已实现5倍年增长。而对于当时的资金用途,铁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永璞咖啡比较关注产品品质和口碑,除了做一些有效推广,还会完善团队组建。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咖啡市场在瑞幸等品牌的催化下,成为资本眼中极具潜力的市场,加上容易扩张形成规模并快速上市,所以诸多资本愿意投入。
据悉,永璞咖啡的母公司为上海璞挂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永璞咖啡主打便携精品速溶咖啡产品,产品线包括挂耳、冷萃咖啡液和冻干咖啡粉。
目前,永璞咖啡仍以天猫为核心品牌阵地。铁皮说,今年“双11”,永璞咖啡实现销售额2100万元,位居天猫咖啡液类目第一,全年销售额破亿元。纵观2020年,永璞咖啡90%销售额来自于天猫渠道,线下渠道已入驻Ole"、Citysuper、久光、盒马鲜生等精品超市。未来,永璞咖啡仍将以电商渠道为主,挖掘精品超市渠道潜力,同时计划布局线下体验店,探索新的渠道打法。
热衷联名
“品牌打造是永璞咖啡的核心能力。”铁皮说。相比其他速溶咖啡品牌,永璞咖啡擅长IP联名,已先后和300多家品牌推出过联名产品。
打开永璞咖啡天猫旗舰店可以看到,目前在售的联名产品包括永璞和大江大河联名产品、永璞与醉鹅娘联名产品、永璞与史努比70周年联名产品以及永璞与SQUARE联名文具咖啡礼盒等。
铁皮介绍称:“团队一方面尝试通过联名形式强化品牌认知,合作奇葩说、网易云音乐、日食记、醉鹅娘、SNOOPY史努比、梵高等知名品牌及艺人IP;另一方面,永璞咖啡还以中国传统石狮子作为原型进行拟人化、卡通化再设计,打造了品牌小神兽‘石端正。”
此外,永璞咖啡通过飞碟返航计划、灵感艺术节以及品牌周边,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及品牌共创,设置“石端正的咖啡生活研究所”等多个主题用户群,增加用户黏性和口碑传播。
永璞咖啡并非首家频繁进行联名的速溶咖啡品牌。三顿半也采用了同样的发展路径。在三顿半天猫旗舰店中,有与茶颜悦色、田口护大师、RAC、KURASU等联名的多款产品正在出售。
“IP联名本质上就是借助别人的名气扩大跨领域的影响力,是一种快速打响品牌的方式,在国内速溶咖啡市场并不常见,因为一般都是专注于咖啡本身或是通过连锁在行业内发展,IP联名可以快速形成话题、刺激品牌知名度,但是对主业咖啡本身没有任何正面功用。”沈萌说。
能否破圈
消费者小正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工作原因,自己时常要熬夜加班,咖啡成了办公桌上必不可少的饮品”。在小正的抽屉里,摆着各种品牌的咖啡:雀巢、三顿半、永璞……
小正的抽屉正是当下国内速溶咖啡市场的缩影。伦敦国际咖啡组织数据显示,我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2025年,预计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将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在中国速溶咖啡市场,品牌主要包括星巴克、雀巢、麦斯威尔等。其中,外资品牌的国产产品在中低端细分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雀巢、麦斯威尔等咖啡巨头市场份额超过80%。
不过,铁皮对永璞咖啡设立的目标是,成为“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本土咖啡第一品牌”。然而,随着国内咖啡市场不断扩大,已经有诸多咖啡品牌入局,并得到了资本的青睐。三顿半曾获得三轮融资:2018年11月,获得峰瑞资本领投千万级Pre-A轮融资;2019年11月,获得天图资本领投、峰瑞跟投的A、A+两轮共计数千万元融资。今年5月,咖啡品牌“时萃SECRE”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这是时萃成立一年内的第三轮融资。
“国内咖啡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更多的品牌一起来教育市场,我们也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创业公司加入到咖啡这个赛道,一起把市场做大,实现共赢。”铁皮说,未来永璞咖啡将以咖啡液为主,打造咖啡液第一品牌。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三顿半、永璞咖啡等新兴品牌想要颠覆“前浪”雀巢、麦斯威尔等品牌,主要看新品牌如何补齐发展短板、服务体系是否到位、和客户黏性是否保持较高水平等。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白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