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组织都非常熟悉他们的招聘成本指标。由于许多行业的就业市场是多年来竞争最激烈的,人力资源和招聘专业人员明白这种激烈竞争造成的紧迫性。他们希望吸引优秀的候选人,在招聘和入职过程中顺利而迅速地推动他们,并确保顶尖人才从第一天起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所有这些都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金钱。
但是如果一个组织雇佣了错误的候选人会怎样呢?更糟糕的是,如果他们雇佣了一个糟糕的候选人会怎么样?根据职业建设者的调查,75%的雇主报告说他们为一个职位雇佣了错误的人。在那些在过去的一年中,一次糟糕的雇佣影响了他们的生意的人中,一次糟糕的雇佣平均花费了他们将近17000美元。另一份来自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报告发现,更换监督、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费用可能是此人年薪的50%到几百%。
招聘过程漫长而曲折。在任何阶段,一个糟糕的决定都可能导致一个糟糕的雇佣。面对如此多的风险,一个组织应该避免三个代价高昂的错误,以确保他们找到了最好的候选人。
错误1:提供糟糕的申请人体验
求职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精明。如果他们面对的是过时的求职页面和笨拙的在线申请——或者更糟的是,纸质申请——他们很可能会看穿雇主品牌的表面表现。
今天的顶尖人才希望有一个简单、直观的应聘者体验:创建一个在线个人资料,搜索和申请工作,并上传简历快速方便。社交媒体整合和简历解析应该到位,以简化候选人的流程,减少在在线申请中输入基础数据所花费的时间。屏幕上的确认和自动电子邮件应该让候选人知道他们的申请已经收到,而不需要人力资源人员参与。移动不再是可选的——它是必须的。而且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应聘者都希望能够登录系统更新自己的个人资料并检查工作状态。
据研究和分析公司布兰登霍尔集团(brandonhallgroup)称,那些投资于优化应聘者体验的组织报告称,他们的招聘质量提高了70%以上。经历过如此积极的申请过程的员工将成为贵公司品牌努力的大使,这一效果在诸如玻璃门,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质候选人。
错误2: 在没有所有数据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有两种方法可以在招聘过程中隐藏数据。首先是大多数组织通常收到的大量申请者。传统上,时至今日,许多人力资源和招聘专业人士最终都会收到一大堆简历。要复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些甚至可能不完整。预先筛选工具可以帮助快速缩小现有候选人的范围,将那些不符合最低技能和工作要求的人排除在外。
在招聘过程中隐藏数据的第二种方式是,招聘人员并不完全了解组织内部的情况。当然,她了解需要填补的职位,候选人需要具备的技能和必备条件,以及可能获得的薪酬。然而,在许多组织中,人力资源数据是从劳动力数据中分离出来的,而劳动力数据是从工资单数据中分离出来的。
为了做出这样一个关键的决定,组织应该能够利用所有关于员工的信息。因此,尽管招聘经理可能有一系列必要的技能需要确认,但他们并不完全了解理想的候选人。他们没有办法知道,最有生产力的候选人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共同特点,比如离主要住所很近,离工作地点也很近。
如果你能利用现有员工的信息做出更好的招聘决策呢?基于对现有人才的全面分析来选择应聘者,可以显著降低糟糕招聘的风险。
错误3: 低估入职的重要性
招聘成功的候选人是一个耗时、耗费大量资源、成本高昂的过程,然而新员工的入职并不总是受到同等的重视。
根据brandonhall集团的数据,具有强大的入职流程的组织将新员工保留率提高了82%,生产率提高了70%以上。兴奋的应聘者被录用,他们在第一天就成为敬业的员工。另一方面,入职计划薄弱的公司会失去候选人的信心,更有可能看到新人在第一年内找到新工作。想象一下,在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雇佣了一位优秀的候选人之后,她走出了家门?
入职不应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往往仍然是一个密集的书面驱动过程。许多新应聘者都会遇到一大堆需要手工填写的新员工文件,从I-9到福利登记,再到其他公司政策确认。然后,HR将所有这些信息手工输入员工记录。表格肯定会丢失,信息可能会错误地输入到系统中,导致士气崩溃的概率比应该的要高。
制定一个有意义的、始终如一的入职策略,反映你的雇主品牌,不仅欢迎而且培养和吸引你的新人才。从开始到结束跟踪可配置的入职流程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这样你就可以对应聘者做好准备,从新员工过渡到高效员工。
使招聘现代化以避免糟糕的招聘。
Brandon-Hall集团将糟糕的员工定义为对组织生产力、绩效、保留和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的员工。虽然替换这些员工会导致薪酬的损失、培训资源的浪费以及招聘过程的重复,但大多数组织从未考虑过糟糕的员工可能会以错过商机、失去客户、削弱雇主品牌等形式增加的真正成本,生产率下降也许是最重要但最难衡量的——员工参与度下降。
在太多的组织中,招聘仍然停留在过去,没有足够的流程来寻找、跟踪和评估最适合的候选人。2017年,人力资源部应重新审视其流程和技术,以制定更好的战略来管理公司的空缺、候选人和报告要求。通过使流程的每一步现代化,人力资源部将降低其雇用失败的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