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GIC Re Q4收益:季度减少;但长期购买

印度最大的再保险公司GIC Re报告称,2017-18财年合并总保费收入增长了24%。全年收益本来会更好,但是由于最后一个季度的疲软表现。总体而言,由于全球自然灾害,对于全球再保险公司来说,这是艰难的一年。

尽管核心风险承保业务存在固有的波动性,但GIC Re是唯一一家上市的再保险公司,这使其成为值得关注的股票。

印度最大的再保险公司

2017财年,GIC Re占印度保险公司转给再保险公司保费的近60%。随着国际业务的增长(目前占总保费的29%),该公司是全球第12大再保险公司,按接受的总保费计算,是亚洲第三大再保险公司。尽管风险敞口属于非人寿保险部门,但产品组合在各个业务领域中都非常多样化。

资源:公司

相关新闻在第三季度收益达到预期后,分析师提高了UltraTech水泥的价格目标:亚洲涂料:以农村为重点可能会推动销量增长,但对盈利增长构成风险日本人寿第三季度收益稳定,股价上涨4%

作为印度再保险的领导者,GIC在强大的承保和精算能力方面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最近的法规变更使外国再保险公司能够在印度竞争,随后有10家外国公司在印度开设了分支机构。

尽管有此变化,但由于两个因素,我们预计GIC Re将继续保持其主导地位。首先,它与保险公司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并拥有44年承保的卓越数据。其次,现行法规规定,希望对风险进行再保险的印度保险公司应优先选择GIC Re。有人建议取消该规则,以允许外国再保险公司进行竞争。但是,IRDA尚未考虑相同的问题。根据规定,印度非寿险公司必须将每份保单的5%的保费减给GIC Re。

2018财年收入一览

GIC Re从国内市场获得的毛保费同比增长了27%,而国际业务则增长了18%。国内保险费的增长是由农作物保险费增加了35%推动的。现在,这是再保险公司最大的产品线。GIC Re在2017财年通过在印度政府的Pradhan Mantri Fasal Bima Yojana(PMFBY)计划下为农作物保险重新投保,大幅增加了其在农业领域的业务。

财务快照

尽管保费增长良好,但该再保险公司报告了18财年的承保亏损。以总成本占总收入的比率来衡量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比率从2017财年的99.7%下降到了2018财年的104%。合并比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索赔/损失比率从2017财年的81%增加到18财年的86.5%,而本年度的佣金和费用比率略好。

尽管农作物保险表现不佳,但国内业务的合并比率仍达到98%。由于全球灾难造成的损失拖累了整体表现。由于美国和加勒比地区的哈维,艾尔玛和玛丽亚飓风造成巨大损失,以及墨西哥地震和加利福尼亚山火,国际业务的综合成本比率下降至116%。

尽管出现了承保损失,但偿付能力比率仍为172%,远远高于监管要求的150%。管理层对有信心在未来几年保持增长之前必须要筹集新资金。

预计在健康和汽车保险的推动下,FY19的保费收入将增长16-18%。此外,它打算通过减少作物部门的佣金将综合比率降至100%以下。

部门顺风带动增长

印度的再保险市场估计约为3880亿卢比,过去1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5%。鉴于印度的大部分再保险保费都来自非寿险分部(过去五年平均为95%),未来再保险保费的增长将由非寿险分部的增长以及保费的百分比来驱动传递给再保险公司。

有几种增长杠杆将推动未来几年非寿险保费的高增长。印度仍然是渗透率严重不足的市场,2016年非寿险渗透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保险密度(人均非寿险保费)也仍然大大低于其他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此外,我们还看到基础细分市场也有许多顺风。较高的医疗保健成本和严重疾病的发生率上升可能会增加健康保险的普及率。新车销售的增长将成为汽车保险领域的主要增长动力。

这将增加分给再保险公司的保险费,保留率也可能从2017财年的70%上升。因此,根据Crisil的预测,印度的再保险保费将在未来四年内以11-1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2财年达到7000亿卢比。

维持溢价估值

GIC Re通过增加保险渗透率,专注于可盈利的业务领域和提高运营效率,已经做好了增长的准备。尽管从长远来看,我们对GIC Re感到满意,但由于核心风险承保业务的固有波动性,该股短期内可能会波动。自2017年10月上市以来,该股已经下跌了约19%。

目前的估值似乎有些昂贵,因为该股目前的市盈率为其市盈率的3倍,而股本回报率为15%。我们已经看到,具有持续增长的行业中的领先公司往往会长期以较高的倍数进行交易。因此,在没有可比较的上市同行的情况下,GIC Re可以作为该行业的代理交易并获得溢价。尽管估值可能仍然昂贵,但股票表现将对承保表现做出反应。

不过,对于有长期眼光并希望参与再保险行业增长的投资者而言,该股票值得考虑。

跟随@ nehadave01

欲了解更多研究文章,请访问我们的理财研究页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