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雷曼”?对冲基金爆仓创“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引爆千亿抛售潮,多家国际投行遭连锁重创
吴娟娟
单日狂抛190亿美元,相关股票市值蒸发330亿美元,亚洲对冲基金经理BillHwang引发了“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
今天事件进一步发酵,国际投行野村、瑞信双双发布“亏损”公告,直指BillHwang。
由此引发的千亿元“抛售潮”何时结束?后续连锁反应将如何演绎,会不会触发下一个“雷曼时刻”?
野村、瑞信发布“亏损”公告
3月29日,国际投行野村控股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和一位美国客户的交易可能使得美国公司遭受显著亏损,根据3月26日(上周五)的市场价格估算,亏损额有可能达20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30亿元)。考虑到交易的进展和市场价格波动,亏损的准确金额有可能在上述估算数值上下波动。野村同时表示,这不会引发野村运营和财务方面的风险。
同日,欧洲投行瑞信也发布公告,上周一家位于美国的对冲基金爆仓。瑞信和其它银行正在试图退出这些股票仓位。尽管目前尚不能量化这次事件导致的亏损,但是很可能由此对瑞信一季度(财务数据)产生重大影响。
受此影响,周一上午开盘后,野村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价遭遇重挫,盘中跌幅扩大至逾17%,创下2011年11月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
瑞士信贷欧股在盘前时段跌超7%,开盘跌10%。截至目前,跌幅进一步扩大,最新报价为11.21瑞士法郎/股,跌12.28%。
尽管两家投行都没有“点名”,但是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两家国际投行公告中的“客户”或者“对冲基金”正是近日由于爆仓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先行者资本(ArchegosCapital)以及它的创始人BillHwang。
消息人士对中证报表示,德意志银行对先行者资本的基金交易的敞口正在解除,不过德意志银行对先行者基金的交易敞口较小。
一家对冲基金连累众多国际大投行,不禁令人想起2008年“雷曼事件”。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也在微博上评论这次爆仓事件,表示不知抛售潮何时结束。
BillHwang何许人也?
领英上的资料显示,BillHwang毕业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泰珀商学院,后供职于大名鼎鼎的对冲基金老虎基金。据了解,老虎基金创始人JulianRobertson颇为赏识BillHwang。在后者的支持下,他创立了老虎亚洲基金管理。
媒体报道称,BillHwang习惯于高杠杆运作。2012年他由于内幕交易被罚。之后BillHwang将他的老虎亚洲基金转成家族办公室,只管理自己和家族成员的资金,不对外募资。习惯高杠杆运作的他,杠杆水平可达到4倍到5倍,也就是说20亿美元可操控8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股票。
使用高杠杆的基金管理人在股价上涨时收益放大,但在股价大幅下跌时常面临严峻考验。一旦股价大幅下跌,跌过了平仓线,触发强制平仓,机构就要强制抛售持仓股票。这可能引发踩踏,而机构踩踏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而股价连续急跌,容易点燃市场的恐慌情绪,由此带来恐慌性抛售。
媒体报道称,2021年初BillHwang的家族办公室管理规模达50亿美元,在2021年前两个月,他的组合杠杆率达5倍。这样以来,2021年前两个月组合的总收益率高达200%(40%*5)。也就是说2月底,他的组合资产管理已达150亿美元。考虑到他的组合杠杆水平达5倍,此时他可撬动的股票价值在700亿-800亿美元之间。
香港资产管理届人士对中证君解释道,BillHwang的策略为股票多空。很可能由于杠杆水平太高,强平之后,这些国际大投行依然无法挽回损失,由此导致损失。
华尔街日报估算先行者资本爆仓导致的股票抛售总价值可达3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67.19亿元。
中概股遭血洗
媒体报道,先行者资本持仓中含多只中概股。由于先行者资本不再管理外部资金,因此它无需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美股持仓报告。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野村控股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2020年底美股持仓报告中,发现不少中概股的影子。一般来说,投行披露的美股持仓,有一部分是属于客户。
Whalewisdom网站数据显示,野村控股重仓了不少中概股。例如,截至2020年底,其持有1068.58万股跟谁学,持有1661.08万股唯品会。
上周,部分中概股股价大跌。腾讯音乐上周累计跌幅达40.51%,百度累计跌幅24.73%,跟谁学累计跌幅66.45%,雾芯科技累计跌幅60.46%,唯品会累计跌幅35.01%。
美国证监会发布“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加上这次“爆仓”引发的连锁反应,令持有中概股的投资者坐立难安。
华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QDII基金经理表示,无论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还是此次爆仓引发的连锁反应,受到影响的都是特定公司,不应该对中概股整体悲观。“事实上,我周五美股组合还是赚钱的。”他说。
后续还有哪些投行可能发布亏损公告?这一次会否演化成为拖垮全球大投行的系统性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